无锡自来水污染事件背后: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人员机构2007-06-30
        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下午的一场大雨让太湖有了些许生气,除去不久前的人工降雨,这或许是无锡入梅以来第一场欢畅淋漓的雨。

  “下雨能缓解太湖中蓝藻的聚集。”太湖北岸的南泉村一位李姓村民说。之前,他和众多无锡人一起,经历了蓝藻爆发而导致的水危机。

  “那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李轻描淡写地说。但一个月前的事实并不像他现在说话的语气那样轻松。5月28日,因太湖水域蓝藻爆发,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水质发生变化,居民生活用水出现异味,引发供水危机。

  对于他而言,这场危机已经过去了。“我家半个月前就开始将自来水直接烧开了喝。”他说,而在5月28日水危机爆发后的两个星期中,他和众多无锡人一样,只敢使用购买来的纯净水。

  “好在都过去了。”他笑笑。

  应急变常态

  “我们现在能够保证无锡市民饮用水的质量了,但仍然很忙。”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主任周圣东说,“从5月28日到现在我还没休息过。”

  没有好好休息的也包括很多地方官员。

  据了解,5月29日晚,无锡市相关部门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就自来水水质问题进行研究。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多次要求当地自来水公司,要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强化处理,除臭味尚需时间解决,其余指标要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杨卫泽同时说,为确保全市饮用水的绝对安全和供应稳定,要确保水源地和取水口严密保护到位,确保自来水制水工艺、装备、技术和管理先进可靠,确保不达标自来水不出厂、不进管网。

  为此,周圣东和她的同事每天都要24小时监测水源地的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调整水处理方案使自来水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

  与此同时,在环境监测中心,忙碌的节奏也依然没有减缓。“现在我们当天监测到的太湖水源地水样的数据,仍然要当天就上报给市长。”无锡环境监测中心理化分析室主任石浚哲说。

  他身旁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水中藻类细胞的数据:“从数据看,太湖中的蓝藻仍然很多,并没有缓解。”在他看来,今年江南的干旱使得他接下来的工作依然繁重:“往年梅雨季节几乎天天下雨,但今年没怎么下。”

  “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晨7点,甚至更早就要去太湖人工抽取水样,然后带回监测中心来化验;傍晚,所有的数据都要汇总起来,以做决策的参考。”石浚哲说。说完,他匆匆走入隔壁的办公室,那里有一堆的数据等着他整理,然后上报。

  而在无锡市自来水最大的一个取水口��南泉水源总厂,一个生态隔离坝快要完工了。这个橡胶做的黑色大坝从湖水表面一直延伸到湖底,在南泉水源总厂的取水口周围围合出一个密闭的水域,以防止漂浮的蓝藻进入取水水域。“快完工了,这差不多花费了240万。”南泉水源总厂的厂长桑子文说。

  5月28日,就是这个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早晨7点时发现实时监测的水中溶解氧偏低,这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一般水的溶解氧应该是5mg/L以上,但那天早晨这个数字只有2;到傍晚,情况突然急剧恶化,这个数字一下降至0.”周圣东说。

  蓝藻在死亡腐败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发黑发臭。 “就是那种阴沟臭。”周说。

  吸取那天的教训后,南泉水源总厂每天都会派出3-5条勘探船24小时轮班观测水质。每条船上两名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持仪器监测水质。除此之外,打捞蓝藻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一艘船上的两名工作人员一天一共能挣300元。在隔离坝旁,一台美国进口的多探头仪器也已经开始启用。“从5月28日到现在,我们已经花了数千万了。”桑说。

  很多当地官员庆幸地说,发达的地方经济,为这次救灾和长期治理,奠定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

  但这个数字并未到顶。很多5月28日之后采取的应急措施,会成为他们以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非一日之功

  “把太湖治理好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无锡市民这么说,水质监测人员这么说,无锡官员也这么说。

  这些从“应急”变为常态的工作,是在太湖蓝藻已然爆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太湖蓝藻爆发的最根本问题,在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磷循环的改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谢平说。

  无锡人的确见证了太湖水从清澈到被污染的过程。

  “四十几年前,太湖水真的很清,捧起来就能喝。”周圣东说。

  不过,即使在湖水清澈可饮的年代,蓝藻也是存在的。“解放前,当地老百姓管蓝藻叫臭污田。”无锡市委宣传处部新闻处处长马汉清说,“当时的农民把它捞上来肥田。”

  但7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使用这种“天然肥料”,而是开始使用化肥。化肥中的氮磷溶解在水中,流入河流湖泊,成为蓝藻孳生的最好养料。

  80年代之后,太湖沿岸湖面养殖,餐饮经营,工业企业加剧了湖水中氮磷的含量。“那会儿太湖水就已经有些绿了。”周圣东说。

  化肥、工业排污等孳生蓝藻的污染源不仅仅来自无锡。20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沿岸,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此外还有30个县。这些县市都经济发达,其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有1座,500万以下的城市有4座。太湖承受了这些县市绝大多数的排污。

  “说不准哪里污染严重,就形成了污水团。”周圣东说,“这些污水团会像太湖上的幽灵,随风漂荡。”

  据无锡市气象局介绍,今年春季,江南的风向从偏北风转换到东南风的时间早于常年近一个月,太湖湖面大量繁殖的蓝藻在风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太湖西北岸的浅水摊,并死亡、堆积、迅速发酵、变臭��而这个方位正是在无锡。

  “无锡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得再好,也有可能因为别处漂来的蓝藻而影响了无锡当地的水质。”无锡市宣传部副部长李建秋说。每年春夏在江南刮的东南风很容易将蓝藻推向位于太湖北部的无锡。

  “这需要环太湖相关省、市在太湖水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联手推进、共同应对的整体行动。”李说。

  在6月11日的国务院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座谈会上,两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都纳入到了防治污染的行动之中。

  而记者在翻阅今年四月份的一份当地报纸时发现,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当时就在一次座谈中就指出:“长三角合作首先是流域发展合作,就目前来讲,我个人认为最直接的应该是太湖流域治理方面的合作。”

  但是,太湖沿岸的市县排污可能还只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

  “中国地势属于西高东低,在长江上流由于地势高,水流急,氮磷不容易沉淀,到了下游,地势平坦,水流放缓,氮磷就有了沉淀的机会。” 谢平说。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水势平缓,成为了长江中氮磷的沉淀之地。与之相似,同为长江下游,水势平静的安徽巢湖在6月10日也出现了蓝藻爆发的情况。

  无锡和巢湖在蓝藻爆发后都一度加大引长江水入湖的措施,以求确保湖水水质的改善。

  “引长江水入太湖的那十天,我监测到的水中的藻类细胞少了10倍。”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一个工作人员这样说。

  未来

  “这会不会是环保史上的一个转折?我们算不算见证了这个时刻?”无锡市市民陈相开玩笑说。他的日常生活已经被这次“水危机”改变了些许��在他家中,装上了两套净水装置,“一套是德国的,一套是美国的。”

  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此。

  自来水厂于江阴,取水长江的计划正在实施中。“我们都盼着能够喝上长江水呢。”

  而锡东、贡湖供水水源地取水口为中心2公里半径内的现有工厂和居民都要搬迁,以保证水源地的生态能够得以修复。

  更多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将被关闭。按照无锡市的规划,在2008年以前,将关闭727家;到2010年,所有的规模以下化工企业都将关闭。

  太湖一级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村落和传统种养业也都将撤除。取而代之会出现的将是沿湖200米左右的生态景观带。

  这些即将到来的影响都写在名为“6699”的治理太湖保护水源行动的计划之中。而这一行动才刚刚开始。
  5月28日无锡“水危机”之后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1、 自来水水质强化处理。在国家级专家指导下针对不同水质进行技术处理,以确保饮用水水质的达标和持续稳定。同时24小时监测水源地水质情况。

  2、 打捞和阻挡蓝藻。设置太湖蓝藻拦截和阻隔设施;发动沿湖地区和单位对所处水域的蓝藻进行打捞,打捞出的蓝藻由专业队伍组织回收、处理。

  3、 调水引流。严格控制河道污水进入太湖。保持大流量“引江济太”,保持100-240立方米/秒调水流量和合理的引流量。

  4、 人工增雨。实施突击性人工增雨,有效增加太湖水量。

  5、 保证净水供应。迅速外调纯净水,优先供应学校、医院、福利院、国防等重点单位和扶优济困对象;加强对纯净水销售的价格监控、质量监测。

  无锡是政府未来几年内采取的长效措施(清源)

  1、 贡湖水源地取水口优化和延伸,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 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2007年7月底前开始实施清水渔业工程,完成清除定制渔具工程;2008年6月底完成生态植物种植工程;2008年底完成贡湖、锡东供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现有工厂和居民的搬迁。

  3、 水源预处理和自来水深度处理。

  4、 第二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建设。建设锡澄水厂作为第二水源地,力争一期工程2008年4月底建成投运;二期工程2009年4月前建成投运,实现长江饮用水供水。实现望虞河成为应急供水水源。

  5、 河塘拓浚。6、 太湖清淤。

  7、 落实治污措施。关闭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明确和严格入湖排污口封堵/截污和水质功能断面达标。所有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禁止新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和限制氮磷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链 接

  李源潮:蓝藻爆发事件是一次灾难的预警

  2006年9月16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视察常州淹城遗址公园时,嘱咐要全力保护好淹城的生态环境和建筑形制,特别是要防止蓝藻等有害藻类植物孳生,以免恶化河道水质。

  2007年5月31日下午,李源潮专程到无锡实地了解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指出,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确保无锡的饮水安全和清洁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确保社会秩序特别是学校教学的稳定。

  李源潮强调,第一,要以铁腕治理“三废”,太湖和周边地区除小化工企业要坚决实施关停并转外,还要实行更严格的区域环保制度,提高太湖周边地区的环保标准,并通过立法来强制执行,要加快建设更多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坚决把农业污染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减少到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第二,要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建立经常的调水机制,让太湖水流动起来。第三,要建立生态灾害的预警机制。对蓝藻的监测、应急处置和对群众的宣传告知,都要有一整套的办法。

  在6月7日江苏省党代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李源潮指出,这次太湖局部蓝藻爆发事件,是大自然对人类损害环境的报复和惩罚,又一次给粗放发展方式敲响警钟。无锡自来水受到太湖蓝藻污染影响,造成了数百万市民的用水困难,与其说是一次危机的爆发,倒不如说是一次灾难的预警。

  李源潮说,这个事件绝不只是无锡一个市的问题,也绝不只是无锡一个市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根据历史的情况看,也不是一年、两年靠几次环保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议而不决,行而不力,苏南的全面小康成果将会被污染的负面效应倾覆,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被人民群众投上否决票。

  6月18日,李源潮视察太湖蓝藻水华控制工作,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专家应邀随行,并向李源潮书记等领导提交了“近期太湖蓝藻水华发展态势分析与控制”和“国外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蓝藻治理经验”两份报告,所长杨桂山代表该所就近期太湖蓝藻水华发展态势、今年太湖蓝藻水华爆发的特点、湖泊富营养化长效治理与蓝藻应急控制等问题向李源潮作了专题汇报。(记者 徐涛)

Baidu
sogou